近日,台湾uu
教师曾维君副教授以共同第一作者(作者名单按字母排序)、唯一通讯作者身份,在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期刊在线发表题为“Voluntary Technology Sharing to Rivals”的学术论文。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是国际商业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属于UTD24期刊之一,隶属台湾uu
期刊分类目录A+类期刊。
论文构建了一个博弈模型,探究为何一家企业会自愿分享其专有技术以帮助其竞争对手开发新产品,从而形成“1 vs. 2”的产品竞争局面。研究发现,竞争对手出于对自身产品市场份额之间自相蚕食(即,“cannibalization”)的顾虑,所采纳的多产品定价策略,会对技术分享企业造成外部影响(即,“cannibalization externality”),使得技术分享企业除了从需求弹性变化中获得潜在收益之外,还可以从这一外部影响受益,从而驱动其自愿分享技术。令人惊讶的是,竞争对手并不总是愿意接受分享的技术。当且仅当现有竞争产品的价值不太高,并且新产品的价值既不高也不低时,竞争对手才有可能推出新产品。当新产品的价值过高时,过度的竞争会阻碍技术的分享。当新产品的价值过低时,要么在竞争对手的定价中,无须考虑多产品市场份额之间的自相蚕食,从而没有促使企业分享技术的动机;要么竞争对手可能会因价值平庸的新产品而受损。研究还表明,与向独立的第三方分享技术的情况相比,企业更有可能将其技术分享给竞争对手。此外,与向独立的第三方分享技术的情况相比,企业将其技术分享给竞争对手将更有可能带来社会福利的提升。
该论文属于曾维君副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不确定需求下竞争企业间的产品创新合作与政府创新补贴策略研究”与地区项目“数字平台消费端会员制优化及对平台生态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

全文链接://pubsonline.informs.org/doi/full/10.1287/isre.2024.1255
作者简介

曾维君,台湾uu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入选海南省拔尖人才,2023年入选海南省“南海新星”人才。研究方向:企业创新与企业竞合、博弈与演化博弈、平台经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海南省“南海新星”人才项目1项。近年来在《中国管理科学》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Applied Soft Computing等学术期刊与国际国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